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-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-国产免费观看久久黄av片-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-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-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√

您好,歡迎光臨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(xié)會!

官方微信

  您當前所在位置  首頁 -  技術質量  -  技術咨詢

利用新技術對無心外圓磨床導輪軸進行提升改造
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3-24 點擊:18

       軸承外圈的外徑是軸承安裝基準面,它通常與軸承座或其它機械部件相配合。在軸承的使用過程中,外圓表面質量的優(yōu)劣直接影響到主機的精度,所以對其配合面有很高的配合要求。軸承作為系列化的標準部件,互換性要求也較高。因此,要求外徑的尺寸精度和形狀位置精度都比較高。

        在軸承的磨加工過程中,外徑又是套圈后續(xù)工序的定位表面,其表面幾何形狀精度會傳遞到后續(xù)工序,直接影響后續(xù)工序加工質量。貫穿式無心磨削是國內加工軸承外圈的重要方法。

1.概述

       貫穿式無心磨削是由砂輪、導輪、托架導板等所組成的一種外圓磨削方式。工件處在磨削輪和導輪之間,它的旋轉由導輪帶動,并用托架導板支承著進行磨削。由此可見,工件在磨削時,依賴于三者的聯(lián)合作用,而其中以導輪的作用為主。工件的運動由兩部分組成:一是繞自身軸線的旋轉,二是沿自身軸線的移動。在正常磨削時,這兩種運動均受導輪的控制。

        外徑工序加工設備3182無心外圓磨床,是五十年代前蘇聯(lián)產(chǎn)的老設備。使用了近五十年,各部件的結構老化,其加工產(chǎn)品精度低,外徑的圓形偏差△Cir、平均外徑變動量VDmp、單一徑向平面內外徑變動量VDP、外徑表面對端面的垂直度SD等均很難控制,難以滿足工藝要求。產(chǎn)品質量不穩(wěn)定,產(chǎn)品檔次低,成品精度差,市場競爭能力削弱,多年來困擾著產(chǎn)品質量的提升?,F(xiàn)有的3182無心外圓磨床加工精度已經(jīng)達不到工藝要求。

2.技術分析

       掌握了無心磨削的原理,經(jīng)過分析,砂輪軸和導輪軸的旋轉精度是影響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:

       砂輪軸工作特點:旋轉速度高,約1050n/min,主軸是由兩組五瓦液體動壓軸承支承。其特點是運動平穩(wěn),抗振性好、摩擦阻力小、使用壽命長,潤滑充分,密封好,油質不易被污染。因此,砂輪軸精度較容易保障。

       導輪軸工作特點:轉速很低,通常磨削轉速約18~34n/min,修整轉速280n/min。主軸是由前端的一套雙列調心軸承、錐度銅襯套和后端的圓柱型銅襯套三部分支承。其中錐度銅襯套和圓柱型銅襯套的同心度、與導輪主軸的配合精度,是導輪旋轉精度的關鍵所在。銅襯套的潤滑,是用油線引導小貯油箱的潤滑油滴注至銅襯套的螺旋油槽中,通過導輪的旋轉,將潤滑油帶至主軸圓周面。

        導輪的潤滑。由于砂輪是高速旋轉,其產(chǎn)生的強大氣流,帶著冷卻介質和砂輪磨屑,會滲透到銅襯套內。加之其潤滑密封裝置落后(環(huán)型槽和毛氈),很難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,潤滑油的泄漏、油質被污染在所難免。從而導致導輪軸在此狀況下,主軸、銅襯套加速磨損,主軸旋轉精度下降的快,造成使用壽命短,加工精度難以保證。

       導輪的傳動,是由導輪電機經(jīng)鏈輪鏈條和交換齒輪,再經(jīng)蝸桿蝸輪、螺旋齒輪副使導輪旋轉。通過配換交換齒輪,可使導輪獲得7種不同的磨削轉速。這樣的有級變速,使用起來很不方便。在修整導輪時,必須提高導輪轉速。它是通過手柄操縱離合器使螺旋齒輪副嚙合,并使離合器與蝸輪脫開,從而達到需要的導輪修整轉速。以上的兩種變速,實現(xiàn)的前提是必須使在導輪軸靜止狀態(tài)下。否則,易損壞螺旋齒輪副,引起導輪旋轉不穩(wěn)定。

       導輪的維修及其成本。導輪主軸的制造精度、銅襯套與后銅套的同心度及其三者間的配合精度,直接關系到導輪的旋轉精度。這對維修人員的修理技術水平要求較高,每次導輪軸修理,停機時間為3~7個班,且修理勞動量大。再者,針對導輪潤滑,在維修中曾經(jīng)進行過改進,但是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,導輪使用壽命難以有效延長。一般3~5個月左右需要全面檢修一次導輪軸;6~8個月之后,導輪主軸精度就完全喪失。綜合這些因素,影響了生產(chǎn)進度與產(chǎn)品質量提升。導輪主軸單價3100元、銅襯套單價450元,1臺年消耗各2件,合計約7000余元。再加上傳動部件蝸桿、蝸輪、螺旋齒輪、傳動軸等的備件,僅導輪軸的年消耗約9000余元/臺。因為備品備件消耗量的增加,生產(chǎn)成本也在不停增長。

3.改造內容   

       3.1將導輪軸改造為兩端支承、五片可調式軸瓦。根據(jù)原機床的空間位置,重新設計導輪主軸、軸套、磨架體。

        3.2改善潤滑條件,設計循環(huán)潤滑油路,增加二次精細過濾,使?jié)櫥徒?jīng)過油泵加壓,經(jīng)過濾器直接進入導輪軸軸套內,經(jīng)回油路入油箱。

        3.3重新設計修整器過渡板,保證修整出近似雙曲線旋轉體。

        3.4設計導輪角度調整裝置,使導輪有一定的傾角調整范圍,適用于不同工件的縱向進給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 3.5將原來的齒輪、鏈輪鏈條傳動,手動離合變速方式改造為蝸輪、蝸桿減速,離合器傳動,填充潤滑油脂。

        3.6導輪變速,采用變頻器無級調速的工作方式。通過轉速表和調速電位器的設定,可實現(xiàn)導輪的任意工作轉速,操作方便、簡單。同時,變頻器的過流、過載保護參數(shù)的設定,對機械傳動和電機起到有效的保護。

        導輪軸的精度調整在機外進行,旋轉精度可以保證。其徑向跳動可控制在0.01mm以內,軸向跳動在0.007mm以內。此種結構,導輪軸受力均勻,承載力大,軸承套密封條件好,潤滑充分;結構簡單,調整簡便。加之在設計之初,借鑒了其他類無心磨床,零部件的通用型強。

4.對比分析:

       經(jīng)過改造前后,機床加工產(chǎn)品對比,尺寸分散度控制在0.01mm以內,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工藝要求。特別是加工Ф150以上的產(chǎn)品時,VDP、VDmp、△cir均有較大改善,且比較穩(wěn)定。為下工序的滾道磨加工,提供了很好的質量保障。

        經(jīng)過改造后,導輪軸工作正常,精度穩(wěn)定,得到了生產(chǎn)部門的肯定。通過改造,提高了產(chǎn)品質量,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量,降低了生產(chǎn)成本。改造前,因為機床運行精度下降,造成產(chǎn)品質量的不穩(wěn)定,不得已增加精磨的次數(shù)(工藝要求精磨次數(shù)3~4次),多時增加到7~8次。這樣一來,加工數(shù)量不變的情況下,操作人員的勞動量增加了一倍,其它包括能源消耗、磨料消耗、機床開動磨損量等也大量增長,無形中增加了生產(chǎn)成本。另外,通過改造,減少了設備故障發(fā)生點,降低故障率,減少了維修工的勞動量,增加了設備有效開動時間。改造后,恢復并保障了機床精度,讓老設備再次為生產(chǎn)服役,提高外徑工序的產(chǎn)品精度和加工能力。